在数字化时代,服务器已成为我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无论是企业的数据存储、网站的托管,还是个人的资料备份,都离不开服务器的支持,对于许多非专业人士来说,服务器的操作和管理似乎是一个高深莫测的领域,本文将为您揭开服务器命令的神秘面纱,带您走进一个充满可能性的世界。
文件和目录管理
1、查看当前目录内容
(1)ls l
:列出当前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和子目录,包括详细信息如权限、所有者、大小和修改时间。
(2)ls a
:显示所有文件和目录,包括隐藏的文件(以“.”开头的文件)。
(3)ls lh
:以人类可读的格式列出文件大小。
2、切换目录
(1)cd /
:切换到根目录。
(2)cd ~
:切换到当前用户的主目录。
(3)cd ..
:返回上一级目录。
3、创建和删除目录
(1)mkdir new_directory
:创建一个名为“new_directory”的新目录。
(2)rmdir directory_name
:删除空目录“directory_name”。
4、复制和移动文件
(1)cp source_file destination_file
:复制“source_file”到“destination_file”。
(2)mv old_location/file new_location/
:移动文件到新位置。
5、删除文件
(1)rm file_name
:删除文件“file_name”。
(2)rm r directory_name
:递归删除目录及其内容。
6、查找文件
(1)find /path name "filename"
:在指定路径下查找文件名包含“filename”的文件或目录。
(2)locate filename
:使用预建的数据库快速查找文件(需要先运行updatedb
更新数据库)。
7、查看文件内容
(1)cat file_name
:一次性显示文件的全部内容。
(2)more file_name
:分页查看文件内容。
(3)less file_name
:类似于more,但允许向前和向后导航。
8、编辑文件
(1)nano file_name
:使用简单的文本编辑器打开文件。
(2)vi file_name
:使用vim编辑器打开文件。
9、更改文件权限
(1)chmod 755 file_name
:设置文件权限为可执行、读写和读取。
(2)chmod u+x script.sh
:给文件所有者添加执行权限。
10、更改文件所有权
(1)chown user:group file_name
:更改文件的所有者和组。
(2)chown user file_name
:仅更改文件的所有者。
11、查看磁盘使用情况
(1)df h
:以人类可读的格式显示磁盘空间使用情况。
(2)du sh directory_name
:显示指定目录的总大小。
12、挂载和卸载文件系统
(1)mount /dev/sda1 /mnt
:挂载设备到指定目录。
(2)umount /mnt
:卸载已挂载的文件系统。
系统信息和管理
1、查看当前登录用户
(1)whoami
:显示当前操作的用户名称。
(2)w
:显示当前登录系统的用户列表及其活动状态。
2、查看系统资源使用情况
(1)top
:实时显示系统进程的资源使用情况。
(2)htop
:更友好的界面显示系统资源使用情况(需要安装)。
3、查看内存使用情况
(1)free h
:显示系统内存的使用情况。
(2)vmstat
:报告虚拟内存统计信息。
4、查看CPU使用情况
(1)mpstat
:显示CPU使用情况(需要安装sysstat
包)。
(2)iostat
:报告CPU统计信息和I/O统计信息(需要安装sysstat
包)。
5、查看网络连接
(1)netstat tuln
:显示当前监听的端口和服务。
(2)ss tuln
:显示套接字统计信息,类似于netstat。
6、查看进程信息
(1)ps aux
:显示所有正在运行的进程。
(2)pgrep process_name
:根据进程名查找进程ID。
7、终止进程
(1)kill PID
:通过进程ID终止进程。
(2)killall process_name
:通过进程名终止所有匹配的进程。
8、查看系统日志
(1)tail f /var/log/syslog
:实时查看系统日志。
(2)dmesg
:显示内核环缓冲区的消息。
9、管理定时任务
(1)crontab e
:编辑当前用户的定时任务。
(2)systemctl listtimers
:列出系统中所有的定时器。
网络配置和管理
1、查看IP地址
(1)ip addr show
:显示网络接口的信息。
(2)ifconfig
:显示网络接口配置信息(较旧的命令,可能在某些系统上不可用)。
2、配置静态IP地址
(1)sudo nano /etc/network/interfaces
:编辑配置文件以设置静态IP。
(2)sudo 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ing
:重启网络服务以应用更改。
3、测试网络连接
(1)ping www.google.com
:测试与外部服务器的网络连接。
(2)traceroute www.google.com
:跟踪数据包到达目的地的路径。
4、查看DNS配置
(1)cat /etc/resolv.conf
:查看当前DNS服务器设置。
(2)dig google.com
:使用DNS查询工具查看域名解析。
5、管理防火墙规则
(1)sudo ufw enable
:启用防火墙。
(2)sudo ufw status
:查看防火墙状态。
(3)sudo ufw allow ssh
:允许SSH流量通过防火墙。
软件和包管理
1、更新软件包列表
(1)sudo apt update
(Debian/Ubuntu系列)。
(2)sudo yum checkupdate
(CentOS/RHEL系列)。
2、升级所有软件包
(1)sudo apt upgrade
(Debian/Ubuntu系列)。
(2)sudo yum update
(CentOS/RHEL系列)。
3、安装软件包
(1)sudo apt install package_name
(Debian/Ubuntu系列)。
(2)sudo yum install package_name
(CentOS/RHEL系列)。
4、移除软件包
(1)sudo apt remove package_name
(Debian/Ubuntu系列)。
(2)sudo yum remove package_name
(CentOS/RHEL系列)。
5、清理不再需要的包
(1)sudo apt autoremove
(Debian/Ubuntu系列)。
(2)sudo yum autoremove
(CentOS/RHEL系列)。
6、查看已安装的软件包
(1)dpkg list
(Debian/Ubuntu系列)。
(2)rpm qa
(CentOS/RHEL系列)。
用户和权限管理
1、添加新用户
(1)sudo adduser username
:添加一个新用户。
(2)sudo useradd username
:手动添加用户而不进行其他配置。
2、删除用户
(1)sudo deluser username
:删除用户并其主目录。
(2)sudo userdel username
:只删除用户账户,保留主目录。
3、修改用户密码
(1)passwd username
:为指定用户重置密码。
(2)sudo passwd root
:修改root用户密码。
4、查看用户信息
(1)id username
:显示用户的UID、GID和所属组。
(2)finger username
:显示用户的详细信息(需要安装finger软件包)。
5、管理用户组
(1)sudo groupadd groupname
:创建新用户组。
(2)sudo groupdel groupname
:删除用户组。
6、将用户添加到组
(1)sudo usermod aG groupname username
:将现有用户添加到新组。
(2)sudo gpasswd a username groupname
:将用户添加到组中。
7、从组中移除用户
(1)sudo gpasswd d username groupname
:从组中删除用户。
8、查看用户组列表
(1)groups username
:显示指定用户所属的组。
(2)id Gn username
:列出用户所属的所有组。
以上内容就是解答有关“通用指挥官:探索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服务器命令”的详细内容了,我相信这篇文章可以为您解决一些疑惑,有任何问题欢迎留言反馈,谢谢阅读。